- 索 引 号:QZ00506-0800-2020-00006
- 备注/文号:泉行政管〔2020〕14号
- 发布机构:博彩论坛
- 公文生成日期:2020-06-02
泉行政管〔2020〕14号
博彩论坛
2020年工作要点
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分中心,进驻中心各部门窗口:
202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及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抓紧抓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加大改革创新,着力推进“一网通办”“一事快办”“一键智办”,切实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水平。
一、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提升“一次办”水平
1.规范审批“颗粒度”。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四级四同”基础上,主动配合省主管部门,细化梳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推动市、县、乡、村各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事项名称、颗粒度、基本编码、实施编码规则、事项类型、设立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业务经办流程、事项办理深度、承诺时限、表单格式、审查要点、办理条件、收费项目等方面全市范围规范统一。
2.推进“一件事”套餐办理。立足企业、百姓办事最小颗粒,全面梳理“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涉及多部门联办服务事项,将行政服务事项细化为“1+N”办事套餐,即1个主题窗口+N个具体办事套餐,嵌入各部门流程、时限,让百姓办事更加直观、增强感受度。6月底前,市行政服务中心完成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一件事”目录清单梳理,年底前市、县各实现不少于10件“一件事”集成套餐式政务服务。6月底前,市行政服务中心完成新入驻公安交管车驾管业务“一窗式”综合受理,全年实现进驻部门审批服务事项100%“一窗式”分类受理。
3.推进重点领域审批再提速。6月底前,市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开办时限由5个工作日减少至2.5个工作日、不动产一般登记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160千瓦以下低压用户办电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完成。
4.梳理审批“告知承诺制”事项。配合市审改办组织各进驻部门梳理适用告知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建立审批告知承诺制度。承诺履约情况记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
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服务项目快速落地
1.实施工建项目审批清单管理。实施“负面清单”,梳理公布审批事项负面清单,明晰部门权力边界,对照清单事项依法审批,提升“多评合一”“多规合一”运作水平;实施“豁免清单”,梳理公布豁免项目清单,厘清边界模糊审批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准入清单”,梳理公布审批事项准入清单,明确相应准入要求和管控措施,有效发挥清单告知、导向和约束作用;实施“告知承诺清单”,梳理公布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将“事前审”变为“事后查”,若出现申请人作出不实承诺或违反承诺的,撤销审批决定,将其纳入信用黑名单;实施“容缺受理清单”,针对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审批申报,审批部门先行“暂时性容忍”受理,申请人在相应时限内补齐材料即可,并在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增设“容缺受理”模块,以清单化管理模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2.推进水、电、气等一窗联审。不断完善用电、用水和用气“一窗式”联审方案,全面实现规划许可、绿化许可、掘路许可、占路许可等通过网上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提高办事效率。将市级“占用挖掘道路一件事”等“无差别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延伸应用到县(市、区)。
3.提升工建项目平台运行和管理水平。完善市、县两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功能,与省监管平台和市级相关审批系统互联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泉州市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的全流程审批信息汇聚,实现一地申请、全市通办,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的目标。
4.推行重点项目代办、全程台账留痕管理。组织“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拓展“帮代办”,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开展全程帮代办。实施重点项目从项目前期工作至施工许可全过程台账登记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重点项目攻坚落地。
5.强化审批服务中介超市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行业制定相关中介服务示范文件、中介服务惩戒机制,明确本行业中介服务的收费标准、服务时限、业务流程等。督促中介机构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运用中介服务的要求,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必须对中介组织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价,同时运用信用评价结果联合推行“红黑榜”制度,定期公布失信中介机构黑名单,提高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公开、透明、高效的服务水平,形成 “全链条”的监管模式。
三、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提升“就近办”水平
1.推广“全城通办”服务模式。以群众关系密切、办理频次高的事项为突破口,打破办事的地域空间限制,实现同一事项在同一市、县范围内异地可办。
2.深化“e政务”应用。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重点领域、企业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事项入驻“e政务”实现自助办理。依托“泉州政务服务”APP,健全“泉州政务服务”小程序掌上政务运营支撑体系,加大线上宣传及线下传播力度,持续推出一批高频服务事项和县(市、区)特色应用等民生“小程序”服务;积极与建设银行等合作,利用银行网点,推广“家门口”自助服务。
3.提升乡镇便民大厅服务水平,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对乡镇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进驻事项、流程、管理服务机制,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事项清单中,实行“一站式”服务,县、区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50%以内。
4.设立惠企专窗,办好“刺桐新声”。2020年底前,实现市行政服务中心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正式运行,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惠企政策服务专窗覆盖50%以上。围绕“六稳”“六保”持续开展“刺桐新声—政策面对面”宣讲活动,通过手机APP等渠道,将便民惠企政策送至百姓身边。
四、建设“链上政务”,提升“智能办”水平
1.加大数据共享,推行“场景式”服务。对接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省平台“目录通、数据通、接口通、流程通”。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行政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对接泉州市政务数据汇聚与共享应用平台,让政务数据“动起来、跑起来、活起来”。采取先高频事项后低频事项的方式,从涉及事项流程环节、材料互认等维度进行分析,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深挖数据共享应用场景,梳理办事流程优化、环节优化、材料优化、用户体验优化的解决方案,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打造“开卷式”审批新模式。在“泉州政务服务旗舰店”建设基础上,打造“开卷式审批”新模式,建立智能化申报材料自审系统,梳理事项审查要点,针对事项设置具体问卷,引导群众判断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办件申报质量,提升全流程网办应用水平。
3.提升“不见面”审批水平。一是开展电子证照应用。凡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按档案管理要求及时以电子形式归档,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电子文件不再以纸质归档或移交,电子证照和加盖印章的电子材料可以作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依据。2020年底前,全市范围内(含各县、区)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行驶证、社保卡、结婚证、离婚证等100种类别以上重点高频电子证照生成,基本实现电子证照和纸质证照的同步生成、同步变更、同步废止,推动电子证照在全市行政审批、部门行业监管、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基本实现群众、企业办事不再被要求提供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纸质证照复印件。二是打造“审批链”服务。针对企业群众办事手续繁琐、证明材料多、来回跑路等备受诟病的痛点难点问题,围绕政务服务事项改革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的目标,在“区块链+电子证照”的基础上打造“区块链+审批”信任体系。通过区块链把审批过程的信任体系串起来,传递信任,减少材料的重复提交及核验。利用材料电子化、数据共享等技术手段,结合网上申报、扫码填表、一表制等模式创新,打造更多利企便民的政务服务“网上办”。三是拓展“不见面”审批。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形势,运用“八闽健康码”亮码通行,全力拓展“不见面”审批服务机制,完善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泉州政务服务旗舰店“一网通办”功能,优化线上政务服务水平,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事项材料一律取消。引导群众选择“网上办”、“掌上办”、“邮递办”、“自助办”等途径办事,实现全市范围内(含各县、区)上半年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7%以上,年底前,实现全市范围内(含各县、区)依申请审批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占比65%以上。
五、健全服务闭环反馈机制,提升审批决策分析水平
1.实施“好差评”制度。加快泉州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线上全覆盖、线下全联通、数据全汇聚、结果全公示,并按要求与福建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系统对接。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行政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能力,分析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分类施策解决。
2.实施第三方评议及办件回访分析。委托第三方服务监测机构,采取不定期作风暗访、流程细查,对窗口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进行全方位监督测评。落实每月抽查卷宗制度,认真开展办件回访分析,督促部门及时整改,并将结果应用到部门窗口季度绩效考评、公众评议之中。
3.提升审批服务大数据决策分析水平。通过决策分析与查询、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等定期分析全市审批服务存在问题,分行业、分区域、分系统统计情况,为市委、市政府营商决策提供参考。
六、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全面管党治党水平
1.加强中心党的建设。推行“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管理”,落实派驻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监督及激励机制。着力打响“窗口党旗红,为民我光荣”党建品牌,做实特色党建项目,努力在服务中心工作上有新作为。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坚决整治窗口“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问题,综合采取“巡、看、核、查、访、督、评”办法,大力打造为民亲民利民的“政务之窗”。
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忧患意识,加强对各党支部简报、网站、微信、移动端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中心党的各项工作中。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制定中心党员干部工作时间之外规范政治言行的具体规定,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
博彩论坛
2020年5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